梅岡城故事
這本書是我近幾年少數看的小說之一。大學之後我看的書都是以實用性為主,幾乎很少看文學作品。會看這本書是因為我現在在美國讀書,未來也有規劃在美國生活幾年,所以想要透過看一些多數美國人看過的作品來了解美國文化,而梅岡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 就是此生必讀榜的第一名。
我在讀這本書前,只知道這本書是在講種族的議題,其他部分一無所知,但沒有抱著什麼期待的我,開始讀之後卻停不下來。這本書是以小女孩的視角,透過和朋友以及律師父親的相處,帶著讀者一窺1930年代的阿拉巴馬州,黑人和白人還無法和諧共處的生活。我不太想暴雷,因為我覺得許多劇情的發展出乎我意料,看到關鍵轉折點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捶桌子,有一種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的挫敗感,這種感覺需要讀者自行體會。不過對於讀者來說錯愕的事情,在書中卻是以平常的口吻說出,也讓我不禁思考這是否就是在書中的時空背景下命運的必然。
我很喜歡作者的文筆,許多用字會使用南方口吻,非常生動,例如 getting 會寫成 gettin’,對人物的刻畫也很細膩和鮮明,尤其是主角的律師父親。儘管用字難度對我來說蠻困難的,每一頁都會有四到五個單字需要查字典,但還是澆熄不了我想繼續往下看的熱情。我也很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畫面感,我在閱讀每一句對話的時候都能在腦海中想像書中的角色用書中的口吻說話,讓人非常沈浸在故事中。書中有許多名場面,像是主角用童言童語化解危機、鎮民起立對律師父親致敬、以及主角和主角哥哥對於世界上有幾種人的對話(還有許多,不要再暴雷下去了),都讓我看到的時候需要緩一下,彷彿自己和劇中的角色一樣受到了衝擊。儘管書中討論了很多的社會議題,但都是以小說的情節或是人物對話中展現,留給讀者許多省思的空間和時間。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久沒有看小說,或是我以前看的小說多是奇幻世界觀,這本小說在各方面都提升了我對小說的認知,即使是看似描寫日常的小說卻能帶來如此多且深的體悟和思考,讓我覺得看完這本書非常值得。
參考: 此生必讀榜
